“首都教育專家咨詢委員會成立暨校園文化建設沙龍”在優卡舉辦
2014年12月6日上午,陽光明媚的北京。由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優卡科技承辦的《中國教育報首都教育專家咨詢委員會成立暨校園文化建設沙龍》在北京競園藝術中心隆重召開。
北京市育英學校、北京大學附屬小學、北京第八中學、北京四中菩提學校、北京中學、中央民族大學附屬小學、北京市京源學校、北京市匯文中學、勁松第四小學、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北京市第十八中學、朝陽實驗小學、北京市第十二中學、西城區師范附屬小學、北京小學、廣渠門中學、北京市第五中學、徐悲鴻中學、白家莊小學、北京大峪中學的校長,及中國教育報副總編和相關領導來到競園主會場,并蒞臨優卡進行參觀。
沙龍由中國教育報編委、總編室主任蔡繼樂主持。中國教育報副總編張圣華就教育專家咨詢委員會成立的背景與意義做了簡要說明,他表示,教育媒體的發展需要校長們更多專業上的支持、需要行業間的更多碰撞和交流,在未來,教育報將以專業的內容和更豐富的渠道,輔助中國校園教育的發展。會上正式宣布了“中國教育報首都教育專家咨詢委員會”的成立,并為校長們頒發委員聘書和授牌。
其后,優卡(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納新做了關于校園著裝禮儀主題的報告,介紹校服的歷史和意義,中國和國外的校服現狀,以及如何讓校服真正成為校園文化的載體,學生身份的表達。優卡用自身服務眾多名校的鮮活案例,與校長們分享優卡如何配合學校,讓校服不再是刻板的管理工具,而是通過校服、校園產品、主題活動、創意課程,將校園文化建設融入到每一個細節之中,讓每一位學生主動參與其中,讓校服文化成為潛移默化的教育載體,讓校服真正成為學生的成長伙伴。
校長們也在會上紛紛發言,就校園文化建設進行了熱烈地討論。
北京四中璞瑅分校徐加勝校長首先做了精彩的發言,他強調實施校園文化建設要明確凝聚力和建設方向兩個原則,讓校園文化能夠真正關注人,影響人,引導人,以文化人,以人化文。不斷挖掘學校的獨特性,時時更新,讓校園文化和校園精神在豐富中得以傳承。
育英學校于會祥校長引用泰戈爾的一句話“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向人類傳遞生命的氣息”,育英學校以紅色文化,傳統文化為核心,精心營造優美而富含深意的人文環境,傳承其生生不息的校園文化。
徐悲鴻學校是一所美術特色學校,占地面積小,張琳校長強調
“小而豐,小而精”的文化理念,在建校時,細致到磚縫的間隙精確到幾毫米,墻磚的顏色反復對比挑選,處處承載學校的治學特色。張琳校長希望校園每一處都是美好的,每個地方都有著美好的故事,能給學生的青春留下最美好的記憶。
而大峪中學曹彥彥校長的“精致不如粗糙,長久不如快速,固定不如變化”又別出機杼,她認為太精致不易改變,不改變慢慢就會過時,校園在變,文化也要變,粗糙一點,便可隨時更新。
(注:我們將在其后幾期,與大家分享校長們的發言全文。)
總之,特色,是每一位校長,每一位教育家最關注的文化建設理念,繼承傳統,不斷求新,是校長們建設校園文化的目標。而這也正契合優卡始終堅持的校服文化理念:統一下的個性,用專屬的校服設計,承載學校獨有的精神和文化。
會后,校長們還前往參觀了優卡公司,了解公司的品牌、業務和架構。在這里,校長們深深感受到優卡的創意、設計及濃厚的文化氛圍,對優卡不僅為學校提供優質的校服產品,更提供深入校園文化的周邊產品,增值服務以及創意課程表示贊許。
校園文化建設沙龍的成功舉辦,讓我們聆聽到教育家們對校園文化的深度理解,及對其建設發展的獨到看法,優卡會積極汲取教育家們的寶貴見解,與優卡自身的經營發展相融合,通過更好的校服設計,更多輔助教育的的服務,推進中國的校服文化,為中國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提供助力!